第218章 内容方向太多不知道取什么名字的一章
集训持续了小半个月,每天都是日程拉满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也就只有晚餐过后可以到泳池里稍微放松一下。
四舍五入还是特么的有氧运动!
而作为这一帮子人里头最不需要恢复体能状态的人,红牛为了不让束龙感到枯燥,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拳击教练。
拳击是一项非常综合的训练项目。
大量的跑跳以及躯干的配合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心肺功能,同时应对指令出拳和摇闪也能对反应能力、身体的调动能力和协调性以及大脑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整体流程大概就是束龙和教练在不断通过脚步移动的过程当中,喊“straight”就需要用直拳击打同侧靶,喊“cross”就是用摆拳去击打异侧位的拳靶。
同时教练还会时不时在无提醒情况下对束龙发起反击,这时候就需要他临场做出反应进行闪避。
这对他本就已经到顶的反应能力可以起到多少锻炼作用不说,至少经过这样的练习束龙感觉自己超级能打,以后退役了说不定能发展成业余爱好。
总的来说是个非常好玩的项目,配合上束龙极快的反应能力和极强的身体素质,有时甚至能打出类似于龙珠对拳一样的画风。
到后面甚至会发展为教练都脑子一片混乱瞎喊一气,结果束龙还能非常自如地处理所有信息的情况,叹为观止都不足以形容围观人群的复杂心情。
反正是给维斯塔潘他们都看得热血澎湃,怎么样都想亲自上场试一试。
平时加斯利一般都更偏爱落球反应训练,而维斯塔潘和角田都是拍灯训练做得比较多,如今一上手才知道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利的道理。
简单来说就是脑子跟上了手跟不上。
信息通过神经元信号传递到四肢能不出错就算可以了,却基本上无法转换成束龙那样特别有质量和质感的打击力度,以至于他们出拳的动作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有点娘兮兮的。
要是口令喊急了人一紧张,指不定就会变成略有些诡异的抽搐。
上台之前都以为自己指定行,被教练用拳靶抡两个大嘴巴子就老实了,难怪束龙这个变态每一次发车的反应都能那么神经。
不过这也算是激起了维斯塔潘的好胜心,甚至挤掉了自己每晚固定的模拟器放松时间,额外腾出一个小时来加练反应和协调项目。
容不得他不紧张。
以前束龙还在小红牛和哈斯苦熬的时候,也没觉得这发车快一点能有多大能量,直到去年下半年和束龙同队硬碰硬了几次才深知其中的可怕。
新的赛季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不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点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队将策略向束龙那边倾斜,严重点就等于是将冠军拱手让给人家。
维斯塔潘深知红牛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舒适圈了,他所需要面临的挑战远胜任何一任队友,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干劲来才行。
一边是汗流浃背,另一边则悠哉得多。
除了正常的训练和娱乐活动,束龙这段时间基本上闲着就在关注2022的冬奥会。
本来有着舒马赫的前车之鉴,同为赛车手的束龙一直对这些雪上运动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之所以会想着关注一下还是霍纳提醒他的。
说冬奥会里面那个接连摘下两金一银一时间声名大噪的女运动员谷爱凌,其实也是奥地利红牛赞助的运动员。
原本只是觉得小姑娘年纪轻轻很有天赋,想不到借着冬奥会的热度有点一举成为全民偶像的意思,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可惜今年还是没有中国站加入赛历的比赛计划,不然红牛这边都已经盘算着让谷爱凌和束龙联动一下的打算,现在的话预计会在赛季中的某几站将对方邀请到p房内来观赛。
联不联动这都是后话,最让束龙头疼的是这几天国内网上又因为他吵起来了
都是红牛赞助体系下的运动员,性别刚好又是一男一女,自然免不了一些好事之辈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
有说人家小姑娘现在才18岁,初次参加全球顶级赛事就能拿下最高荣誉,那可不比你18岁才第一次开上f1还只拿了个第3的强?
反方辩友说“你们可一边儿凉快着去吧!”
世界三大体育赛事公认的就是奥运会、国际足联世界杯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就算你们冬奥会算在奥运会下面那撑死也就是个平级。
束龙半年就拿下6个分冠,算上与f1平级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那冠军就是7个,怎么的这履历比你们差啊?
数据上比不过,另一边的反骨也被彻底激起来了。
“那咋了?!女孩子能冲击一项运动的最高等级本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赛车那能叫体育运动吗?不是车快你能拿那么多冠军?”
不是等会儿?等会儿!
先不扯那疑似打拳的言论,在这都是哪云出来结论?果然热度一上去了就是容易引来些牛鬼蛇神!
开着年度第六的小红牛在匈牙利夺冠你管这叫车快?好吧这个可能多少跟运气也有点关系.
但看了去年勒芒的都知道那纯就是人快,8号车中间因为油压故障速度都崩成啥样了,愣是被束龙一个人开了近12个小时硬生生扛出来一个冠军。
现在你们知道赛车运动的成绩和赛车的竞争力息息相关了,人家初次参加f1正赛就开着那年倒数第二的小红牛差点拿冠你们是看不到啊?
知道f1为啥被称为极限运动不?
还不算体育运动.怎么的那滑雪板不是交通工具是吧,来你把滑雪板卸了用屁股滑来!
然后那一边又开始拿比赛的含金量来说事,觉得f1年年都有比赛,跟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和奥运会根本没得比吧啦吧啦。
到这里已经彻底陷入了小学生吵架状态,当众生扶持一位新神上位的时候绝对容不得半点玷污,两方都在竭尽所能地进行拉扯。
当然如果只是一些讨论可能还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已经是有人在刻意引导舆论的结果。
束龙老早就在向自己老妈求助,看能不能让那些粉头带着粉丝消停点。
两边争来争去到最后谁也讨不了好,全都是在往自己的脸上抹锅底灰,别到时候犯点小毛病就被别人用放大镜逮着一顿黑。
奈何这根本就不是几个粉头能按得下来的节奏,束龙有点低估自己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了,网上有的是自发替他跟别人对线的辩经大儒,人家自己也乐在其中。
反倒是那些试图平息骂战节奏的粉丝,直接就被打成了敌方阵营派过来奸细。
就.挺无语的。
现在的讨论氛围已经容不下理中客了,不左就右选边站队就会沦为被攻击的对象。
甚至就连束龙用自己号亲自发的停战评论都被骂了几十楼,后面被家访空间动态才意识到大水冲了龙王庙。
整一个大抽象!
现在看来也只能指望红牛后续关于两人联动的运作了,看各家正主比较和谐说不定两边的粉丝都会消停一些,至于完全杜绝啥的就也别做什么白日梦了。
说到联动。
米哈游这边达成了与束龙的个人赞助之后,红牛根据束龙官宣头盔动态的反响似乎又有了新点子。
说白了红牛就是卖水的,那么努力地营造极限运动形象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卖水,这才是他们的基本盘。
原神已经向全球呈现出了一项顶尖的二游ip能创造出怎样消费市场前景的潜力,如果说一开始红牛还没有全面和战马这些品牌去抢游戏低消费受众群体的打算,那么老米出现后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有束龙在中间做牵线搭桥的媒介,两边似乎正在盘算着合作产出一款红牛x燃油饮的联动能量饮料品牌,到时候跟随游戏的发布计划同步进行宣发。
这么一来不仅老米和红牛车队可以达成一项两边都有得钱赚的特殊车队赞助形式,还能借此一举突破红牛在国内原本被极限运动框架限制住的消费受众群体。
具体的还在商讨,看情况有可能会考虑整一个奥牛、泰牛以及米哈游三股分立的新公司,如果聊成的话那红牛今年的涂装说不定还会改。
关于涂装这件事,除了像去年本田纪念回的白牛涂装,红牛其实每一年的涂装风格变化都不会太大。
根据目前已经看到的样车情况,大概是就是深色部分的漆料从黑色变为了深蓝色。
外形上因为从空动规则变为了地效规则,所以设计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整体看上去线条更流畅了一些,不过缺少了部分空动规则下骨感凌厉的气势。
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实车下赛道的表现,陆陆续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束龙在基地一直待到了20号,这才启程蹭上了维斯塔潘的私人飞机。
今年的冬测依旧分为两轮进行,第一轮的时间为2月23日-25日,地点还是老样子位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第二轮则要换到巴林的萨基尔赛道进行,时间在3月10日-12日,就在赛季揭幕战的前一周。
两轮季前测试不只是在不同的赛道进行,宣传的规格也不一样。
第一轮测试差不多算是半保密测试,全球都不会有现场的直播源,每天只会提供简单的内容报道。
到了第二轮测试不仅会有观众,而且还配合有现场的直播以及赛季揭幕的宣传活动。
根据一部分围场信源报道,似乎是中东的土豪给钱了,所以决定将首次的大波宣传留到巴林再进行。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往年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的揭幕战也被巴林给薅到了手里。
首轮的测试比较平淡,时间的安排是维斯塔潘第一天,束龙第二天,第三天两人一个跑上午一个跑下午。
两人的任务也不太一样,成绩嘛倒也还算是中规中矩。
维斯塔潘第三天最好成绩也就在p3,束龙则一直老老实实挂在5、6名左右的样子。
因为他的任务是测试长距离跟车,尝试解决赛车海豚跳的问题,以及负责第三天下午赛道上人工洒水的湿地测试。
由于是地效规则的第一年,各支车队对于新规下如何最快的理解自然也不尽相同。
但几乎所有车队都面临着地效规则最让人头疼的海豚跳。
在地效规则下,赛车的绝大部分下压力将不再由上方的空力套件提供,而是转为通过赛车底板的气流通道利用文丘里效应产生。
当气流从通道流经时会被被极速地压缩再扩张,这么一来就会在车底产生低压区,与其说如今的赛车是下压力,倒不如说更像是吸附力。
这就对赛车的底板高度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因为一般来说通道离地面越近产生的效果也会越强。
当赛车在直道上全力冲刺时,极高的吸附力会将赛车的悬架压低,进一步提升下压力和抓地力。
看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是不是,可这个压低的程度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通道离地面太近的话,气流附面层会让流经通道的气流流量大幅度减少,反而会让赛车一瞬间丢失大量的下压力,从而让赛车的车身从地面弹起来。
然后再压缩,再弹,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海豚跳现象。
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喷香槟的时候束龙他们会用大拇指把瓶口捂住一部分,让香槟喷得更快更急。
但你不能把瓶口给一整个地堵住不是?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围场内却没有任何一家车队发现问题,别说是模拟器没有对应的数据,就连吹风动做模型研究的时候也不清楚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底板高度的设定,成了围场内每一支车队都万分苦恼的老大难。
抬高了倒是可以很好地解决海豚跳,但相应的赛车也会损失大量的下压力,可能仅仅抬高1毫米就会造成足足0.1秒的单圈损失。
0.1秒是什么?对于f1来说0.1秒那就是命啊!
没有哪支车队会愿意仅仅为了兼顾舒适度就去牺牲赛车的性能!没有!
但这可不仅仅是车手们抗议他们被颠得背疼的生理性小毛病,这可是会实实在在影响到驾驶状态以及赛车速度表现的大问题。
海豚跳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就在每一个直道的末端,恰恰是车手们需要进行制动开始入弯最需要操作精准度的地方,这一下就让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以前车手们的寻迹只需要兼顾下压力随着速度降低十分均匀的变化,现在制动过程中你首先就需要处理弹跳带来的轮胎受力不均匀问题。
因此整整3天的测试出现了无数次的黄旗红旗,大伙儿不是在轮胎抱死就是在冲出赛道的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将自己过去驾驶空力车的习惯重新扭正到地效的驾驶方式上来。
当然新规的变动也不尽然全是坏事。
从目前看来,地效新规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脏空气的抵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有明显提升的区间主要集中于3-1秒,从1秒到0.5秒的范围内和去年区别不算大,但0.5秒之内简直是天差地别。
束龙第一轮测试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路过一台车就咬在对方身后跟着一起刷圈,要是人家不跑了就在路边慢慢等下一趟顺风车。
对脏空气抵抗能力的增强同样也有部分关系是来自于轮胎尺寸的变化。
今年的轮胎正式更换为了18英寸的大轮胎,干胎和雨胎的最大直径尺寸从过去的670mm以及680mm扩大到了如今的725mm和735mm。
这个其实陆陆续续已经做过很多轮测试了,但此前都是空力车改了改适配大轮胎的悬架,现在搭配上正经的地效车才真正体现出新版轮胎的威力来。
轮胎尺寸的增加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扁平比会降低。
而扁平比降低的好处包括且不限于轮胎滑动时局部过热的情况得到缓解;行驶时的触地形变会减小,所带来的气流变化也会更少等等。
同时轮胎相同的编号的配方也会比去年更硬一些,轮胎衰退的速度已经让倍不耐力变得真正倍耐力了起来,相当于束龙可以在跟车时采用带入更多滑移角的激进推进方式。
这些种种变化似乎都预示了2022赛季将会是一个缠斗与超车都非常激烈的赛季。
整体感受下来,新赛季的赛车除了在低速弯的部分稍显僵硬,其他的部分束龙都还算比较满意。
这是因为红牛今年转用了前拉后推的悬架设计,整个围场也就只有迈凯伦采取了相同的方案。
没人用不是没有原因的,前拉后推的悬架在机械抓地力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如果车手没有足够的控车能力光是在低速弯损失的时间就让人不忍直视。
对比红牛,迈凯伦那边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诺里斯和里卡多都开得相当难受。
但是前拉后推的悬架在空气动力学上的性能表现更好,显然纽维为了彻底压榨出红牛和红牛两名车手的潜力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誓要将赛车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然后依仗车手的能力来弥补赛车的缺陷。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虽然大家都在藏裤裆,但测试总是会或多或少透露出不少信息。
整体感觉竞争格局与去年差距不大,红牛依然是冠军强有力的争夺者,另外法拉利似乎终于好起来了。
束龙出于私心则是多关注了一下阿尔法罗密欧,这支车队今年不仅有周冠宇加盟,关于吉利入场的事情也与阿罗息息相关,真的很难不去在意。
就是阿罗今年的赛车质量好像有点问题,短短三天的测试出了n多的机械故障,博塔斯都没能正儿八经跑上几圈,两人加起来在首轮测试中总共才有175圈的里程。
也不知道算不算好事,车队挣扎一点估计吉利到时候去谈价格也能便宜一些.
可能也正是赛车的表现非常理想,再加上老维斯塔潘得知束龙没有长期续约的计划,一轮测试之后max就官宣了他与红牛的超级合同。
以每年五千万欧左右的价格一口气和红牛续约到了2028年。
可能会根据积分情况稍微有些浮动,但这已经是相当高昂价格,还没有多少砍价的余地。
反观束龙的合约则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打手,21赛季车队车手收入差不多在2000万欧左右。
这个赛季更新的了一下条款,基础工资外上调至了1800万,单个积分的奖金上涨至6万欧,其他则还有一些来自于红牛和各赞助商的代言分成。
总的来说具体待遇比世界冠军略低一头,能拿多少纯凭本事,真有能耐收入比队友高也不是不可能。
除了这些杂七杂八的小事,第一轮测试期间还出了一件始料未及的突发状况——大鹅和小乌干起来了。
一时间马泽平在哈斯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尽管国际汽联允许俄罗斯车手以中立身份继续参赛,但马泽平他爹极其特殊的身份又让马泽平注定无法与这件事脱开干系。
于是就在巴林的第二轮季前测试之前,哈斯官宣终止与赞助商uralkali和车手尼基塔.马泽平的合同。
说实在的这个结局谁也没有想到,毕竟国际汽联那边都已经开了活口。
马泽平或许确实非常不讨喜,才能确实配不上一个f1的席位,但绝对不应该以这种理由和方式被踢出局,这就显得“we race as one.”这样的体育无国界的口号像一个笑话。
关键是哈斯还没有给人家uralkali退今年的赞助费,这吃相就多少有点难看了
好吧。
身为车手确实很难认可哈斯以及施泰纳的做法,特别是他们还曾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合作经历,整这么一出骚操作给束龙也搞得相当难受。
可一想到今年赛道上少了一只马泽平,他又真的很难在脸上摆出伤心的表情。
尤其是当他得知哈斯将马格努森重新返聘了回来,还签下了一份多年合约的时候,作为同甘共苦生扛了垃圾哈斯一年的亲密战友,束龙真的很难不笑出声来。
尽管都是马字辈,而且都有着令人诟病的驾驶方式,但马格努森和马泽平终究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马格努森是真有速度,而且他过激的防守动作是有实际技术基础作为支撑的,在束龙眼里属于可以预料的那一档。
不像马泽平那真的是纯菜控不住车,再加上性格冲动暴躁易怒所以才在赛道上横冲直撞,你根本就捉摸不透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不敢在风口浪尖上跑到社交媒体上庆祝,不过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束龙还是给牢马发了条恭喜消息——
“欢迎回来老朋友!”
(本章完)
集训持续了小半个月,每天都是日程拉满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也就只有晚餐过后可以到泳池里稍微放松一下。
四舍五入还是特么的有氧运动!
而作为这一帮子人里头最不需要恢复体能状态的人,红牛为了不让束龙感到枯燥,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拳击教练。
拳击是一项非常综合的训练项目。
大量的跑跳以及躯干的配合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心肺功能,同时应对指令出拳和摇闪也能对反应能力、身体的调动能力和协调性以及大脑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整体流程大概就是束龙和教练在不断通过脚步移动的过程当中,喊“straight”就需要用直拳击打同侧靶,喊“cross”就是用摆拳去击打异侧位的拳靶。
同时教练还会时不时在无提醒情况下对束龙发起反击,这时候就需要他临场做出反应进行闪避。
这对他本就已经到顶的反应能力可以起到多少锻炼作用不说,至少经过这样的练习束龙感觉自己超级能打,以后退役了说不定能发展成业余爱好。
总的来说是个非常好玩的项目,配合上束龙极快的反应能力和极强的身体素质,有时甚至能打出类似于龙珠对拳一样的画风。
到后面甚至会发展为教练都脑子一片混乱瞎喊一气,结果束龙还能非常自如地处理所有信息的情况,叹为观止都不足以形容围观人群的复杂心情。
反正是给维斯塔潘他们都看得热血澎湃,怎么样都想亲自上场试一试。
平时加斯利一般都更偏爱落球反应训练,而维斯塔潘和角田都是拍灯训练做得比较多,如今一上手才知道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利的道理。
简单来说就是脑子跟上了手跟不上。
信息通过神经元信号传递到四肢能不出错就算可以了,却基本上无法转换成束龙那样特别有质量和质感的打击力度,以至于他们出拳的动作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有点娘兮兮的。
要是口令喊急了人一紧张,指不定就会变成略有些诡异的抽搐。
上台之前都以为自己指定行,被教练用拳靶抡两个大嘴巴子就老实了,难怪束龙这个变态每一次发车的反应都能那么神经。
不过这也算是激起了维斯塔潘的好胜心,甚至挤掉了自己每晚固定的模拟器放松时间,额外腾出一个小时来加练反应和协调项目。
容不得他不紧张。
以前束龙还在小红牛和哈斯苦熬的时候,也没觉得这发车快一点能有多大能量,直到去年下半年和束龙同队硬碰硬了几次才深知其中的可怕。
新的赛季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不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点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队将策略向束龙那边倾斜,严重点就等于是将冠军拱手让给人家。
维斯塔潘深知红牛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舒适圈了,他所需要面临的挑战远胜任何一任队友,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干劲来才行。
一边是汗流浃背,另一边则悠哉得多。
除了正常的训练和娱乐活动,束龙这段时间基本上闲着就在关注2022的冬奥会。
本来有着舒马赫的前车之鉴,同为赛车手的束龙一直对这些雪上运动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之所以会想着关注一下还是霍纳提醒他的。
说冬奥会里面那个接连摘下两金一银一时间声名大噪的女运动员谷爱凌,其实也是奥地利红牛赞助的运动员。
原本只是觉得小姑娘年纪轻轻很有天赋,想不到借着冬奥会的热度有点一举成为全民偶像的意思,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可惜今年还是没有中国站加入赛历的比赛计划,不然红牛这边都已经盘算着让谷爱凌和束龙联动一下的打算,现在的话预计会在赛季中的某几站将对方邀请到p房内来观赛。
联不联动这都是后话,最让束龙头疼的是这几天国内网上又因为他吵起来了
都是红牛赞助体系下的运动员,性别刚好又是一男一女,自然免不了一些好事之辈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
有说人家小姑娘现在才18岁,初次参加全球顶级赛事就能拿下最高荣誉,那可不比你18岁才第一次开上f1还只拿了个第3的强?
反方辩友说“你们可一边儿凉快着去吧!”
世界三大体育赛事公认的就是奥运会、国际足联世界杯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就算你们冬奥会算在奥运会下面那撑死也就是个平级。
束龙半年就拿下6个分冠,算上与f1平级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那冠军就是7个,怎么的这履历比你们差啊?
数据上比不过,另一边的反骨也被彻底激起来了。
“那咋了?!女孩子能冲击一项运动的最高等级本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赛车那能叫体育运动吗?不是车快你能拿那么多冠军?”
不是等会儿?等会儿!
先不扯那疑似打拳的言论,在这都是哪云出来结论?果然热度一上去了就是容易引来些牛鬼蛇神!
开着年度第六的小红牛在匈牙利夺冠你管这叫车快?好吧这个可能多少跟运气也有点关系.
但看了去年勒芒的都知道那纯就是人快,8号车中间因为油压故障速度都崩成啥样了,愣是被束龙一个人开了近12个小时硬生生扛出来一个冠军。
现在你们知道赛车运动的成绩和赛车的竞争力息息相关了,人家初次参加f1正赛就开着那年倒数第二的小红牛差点拿冠你们是看不到啊?
知道f1为啥被称为极限运动不?
还不算体育运动.怎么的那滑雪板不是交通工具是吧,来你把滑雪板卸了用屁股滑来!
然后那一边又开始拿比赛的含金量来说事,觉得f1年年都有比赛,跟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和奥运会根本没得比吧啦吧啦。
到这里已经彻底陷入了小学生吵架状态,当众生扶持一位新神上位的时候绝对容不得半点玷污,两方都在竭尽所能地进行拉扯。
当然如果只是一些讨论可能还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已经是有人在刻意引导舆论的结果。
束龙老早就在向自己老妈求助,看能不能让那些粉头带着粉丝消停点。
两边争来争去到最后谁也讨不了好,全都是在往自己的脸上抹锅底灰,别到时候犯点小毛病就被别人用放大镜逮着一顿黑。
奈何这根本就不是几个粉头能按得下来的节奏,束龙有点低估自己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了,网上有的是自发替他跟别人对线的辩经大儒,人家自己也乐在其中。
反倒是那些试图平息骂战节奏的粉丝,直接就被打成了敌方阵营派过来奸细。
就.挺无语的。
现在的讨论氛围已经容不下理中客了,不左就右选边站队就会沦为被攻击的对象。
甚至就连束龙用自己号亲自发的停战评论都被骂了几十楼,后面被家访空间动态才意识到大水冲了龙王庙。
整一个大抽象!
现在看来也只能指望红牛后续关于两人联动的运作了,看各家正主比较和谐说不定两边的粉丝都会消停一些,至于完全杜绝啥的就也别做什么白日梦了。
说到联动。
米哈游这边达成了与束龙的个人赞助之后,红牛根据束龙官宣头盔动态的反响似乎又有了新点子。
说白了红牛就是卖水的,那么努力地营造极限运动形象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卖水,这才是他们的基本盘。
原神已经向全球呈现出了一项顶尖的二游ip能创造出怎样消费市场前景的潜力,如果说一开始红牛还没有全面和战马这些品牌去抢游戏低消费受众群体的打算,那么老米出现后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有束龙在中间做牵线搭桥的媒介,两边似乎正在盘算着合作产出一款红牛x燃油饮的联动能量饮料品牌,到时候跟随游戏的发布计划同步进行宣发。
这么一来不仅老米和红牛车队可以达成一项两边都有得钱赚的特殊车队赞助形式,还能借此一举突破红牛在国内原本被极限运动框架限制住的消费受众群体。
具体的还在商讨,看情况有可能会考虑整一个奥牛、泰牛以及米哈游三股分立的新公司,如果聊成的话那红牛今年的涂装说不定还会改。
关于涂装这件事,除了像去年本田纪念回的白牛涂装,红牛其实每一年的涂装风格变化都不会太大。
根据目前已经看到的样车情况,大概是就是深色部分的漆料从黑色变为了深蓝色。
外形上因为从空动规则变为了地效规则,所以设计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整体看上去线条更流畅了一些,不过缺少了部分空动规则下骨感凌厉的气势。
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实车下赛道的表现,陆陆续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束龙在基地一直待到了20号,这才启程蹭上了维斯塔潘的私人飞机。
今年的冬测依旧分为两轮进行,第一轮的时间为2月23日-25日,地点还是老样子位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第二轮则要换到巴林的萨基尔赛道进行,时间在3月10日-12日,就在赛季揭幕战的前一周。
两轮季前测试不只是在不同的赛道进行,宣传的规格也不一样。
第一轮测试差不多算是半保密测试,全球都不会有现场的直播源,每天只会提供简单的内容报道。
到了第二轮测试不仅会有观众,而且还配合有现场的直播以及赛季揭幕的宣传活动。
根据一部分围场信源报道,似乎是中东的土豪给钱了,所以决定将首次的大波宣传留到巴林再进行。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往年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的揭幕战也被巴林给薅到了手里。
首轮的测试比较平淡,时间的安排是维斯塔潘第一天,束龙第二天,第三天两人一个跑上午一个跑下午。
两人的任务也不太一样,成绩嘛倒也还算是中规中矩。
维斯塔潘第三天最好成绩也就在p3,束龙则一直老老实实挂在5、6名左右的样子。
因为他的任务是测试长距离跟车,尝试解决赛车海豚跳的问题,以及负责第三天下午赛道上人工洒水的湿地测试。
由于是地效规则的第一年,各支车队对于新规下如何最快的理解自然也不尽相同。
但几乎所有车队都面临着地效规则最让人头疼的海豚跳。
在地效规则下,赛车的绝大部分下压力将不再由上方的空力套件提供,而是转为通过赛车底板的气流通道利用文丘里效应产生。
当气流从通道流经时会被被极速地压缩再扩张,这么一来就会在车底产生低压区,与其说如今的赛车是下压力,倒不如说更像是吸附力。
这就对赛车的底板高度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因为一般来说通道离地面越近产生的效果也会越强。
当赛车在直道上全力冲刺时,极高的吸附力会将赛车的悬架压低,进一步提升下压力和抓地力。
看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是不是,可这个压低的程度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通道离地面太近的话,气流附面层会让流经通道的气流流量大幅度减少,反而会让赛车一瞬间丢失大量的下压力,从而让赛车的车身从地面弹起来。
然后再压缩,再弹,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海豚跳现象。
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喷香槟的时候束龙他们会用大拇指把瓶口捂住一部分,让香槟喷得更快更急。
但你不能把瓶口给一整个地堵住不是?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围场内却没有任何一家车队发现问题,别说是模拟器没有对应的数据,就连吹风动做模型研究的时候也不清楚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底板高度的设定,成了围场内每一支车队都万分苦恼的老大难。
抬高了倒是可以很好地解决海豚跳,但相应的赛车也会损失大量的下压力,可能仅仅抬高1毫米就会造成足足0.1秒的单圈损失。
0.1秒是什么?对于f1来说0.1秒那就是命啊!
没有哪支车队会愿意仅仅为了兼顾舒适度就去牺牲赛车的性能!没有!
但这可不仅仅是车手们抗议他们被颠得背疼的生理性小毛病,这可是会实实在在影响到驾驶状态以及赛车速度表现的大问题。
海豚跳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就在每一个直道的末端,恰恰是车手们需要进行制动开始入弯最需要操作精准度的地方,这一下就让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以前车手们的寻迹只需要兼顾下压力随着速度降低十分均匀的变化,现在制动过程中你首先就需要处理弹跳带来的轮胎受力不均匀问题。
因此整整3天的测试出现了无数次的黄旗红旗,大伙儿不是在轮胎抱死就是在冲出赛道的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将自己过去驾驶空力车的习惯重新扭正到地效的驾驶方式上来。
当然新规的变动也不尽然全是坏事。
从目前看来,地效新规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脏空气的抵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有明显提升的区间主要集中于3-1秒,从1秒到0.5秒的范围内和去年区别不算大,但0.5秒之内简直是天差地别。
束龙第一轮测试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路过一台车就咬在对方身后跟着一起刷圈,要是人家不跑了就在路边慢慢等下一趟顺风车。
对脏空气抵抗能力的增强同样也有部分关系是来自于轮胎尺寸的变化。
今年的轮胎正式更换为了18英寸的大轮胎,干胎和雨胎的最大直径尺寸从过去的670mm以及680mm扩大到了如今的725mm和735mm。
这个其实陆陆续续已经做过很多轮测试了,但此前都是空力车改了改适配大轮胎的悬架,现在搭配上正经的地效车才真正体现出新版轮胎的威力来。
轮胎尺寸的增加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扁平比会降低。
而扁平比降低的好处包括且不限于轮胎滑动时局部过热的情况得到缓解;行驶时的触地形变会减小,所带来的气流变化也会更少等等。
同时轮胎相同的编号的配方也会比去年更硬一些,轮胎衰退的速度已经让倍不耐力变得真正倍耐力了起来,相当于束龙可以在跟车时采用带入更多滑移角的激进推进方式。
这些种种变化似乎都预示了2022赛季将会是一个缠斗与超车都非常激烈的赛季。
整体感受下来,新赛季的赛车除了在低速弯的部分稍显僵硬,其他的部分束龙都还算比较满意。
这是因为红牛今年转用了前拉后推的悬架设计,整个围场也就只有迈凯伦采取了相同的方案。
没人用不是没有原因的,前拉后推的悬架在机械抓地力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如果车手没有足够的控车能力光是在低速弯损失的时间就让人不忍直视。
对比红牛,迈凯伦那边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诺里斯和里卡多都开得相当难受。
但是前拉后推的悬架在空气动力学上的性能表现更好,显然纽维为了彻底压榨出红牛和红牛两名车手的潜力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誓要将赛车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然后依仗车手的能力来弥补赛车的缺陷。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虽然大家都在藏裤裆,但测试总是会或多或少透露出不少信息。
整体感觉竞争格局与去年差距不大,红牛依然是冠军强有力的争夺者,另外法拉利似乎终于好起来了。
束龙出于私心则是多关注了一下阿尔法罗密欧,这支车队今年不仅有周冠宇加盟,关于吉利入场的事情也与阿罗息息相关,真的很难不去在意。
就是阿罗今年的赛车质量好像有点问题,短短三天的测试出了n多的机械故障,博塔斯都没能正儿八经跑上几圈,两人加起来在首轮测试中总共才有175圈的里程。
也不知道算不算好事,车队挣扎一点估计吉利到时候去谈价格也能便宜一些.
可能也正是赛车的表现非常理想,再加上老维斯塔潘得知束龙没有长期续约的计划,一轮测试之后max就官宣了他与红牛的超级合同。
以每年五千万欧左右的价格一口气和红牛续约到了2028年。
可能会根据积分情况稍微有些浮动,但这已经是相当高昂价格,还没有多少砍价的余地。
反观束龙的合约则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打手,21赛季车队车手收入差不多在2000万欧左右。
这个赛季更新的了一下条款,基础工资外上调至了1800万,单个积分的奖金上涨至6万欧,其他则还有一些来自于红牛和各赞助商的代言分成。
总的来说具体待遇比世界冠军略低一头,能拿多少纯凭本事,真有能耐收入比队友高也不是不可能。
除了这些杂七杂八的小事,第一轮测试期间还出了一件始料未及的突发状况——大鹅和小乌干起来了。
一时间马泽平在哈斯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尽管国际汽联允许俄罗斯车手以中立身份继续参赛,但马泽平他爹极其特殊的身份又让马泽平注定无法与这件事脱开干系。
于是就在巴林的第二轮季前测试之前,哈斯官宣终止与赞助商uralkali和车手尼基塔.马泽平的合同。
说实在的这个结局谁也没有想到,毕竟国际汽联那边都已经开了活口。
马泽平或许确实非常不讨喜,才能确实配不上一个f1的席位,但绝对不应该以这种理由和方式被踢出局,这就显得“we race as one.”这样的体育无国界的口号像一个笑话。
关键是哈斯还没有给人家uralkali退今年的赞助费,这吃相就多少有点难看了
好吧。
身为车手确实很难认可哈斯以及施泰纳的做法,特别是他们还曾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合作经历,整这么一出骚操作给束龙也搞得相当难受。
可一想到今年赛道上少了一只马泽平,他又真的很难在脸上摆出伤心的表情。
尤其是当他得知哈斯将马格努森重新返聘了回来,还签下了一份多年合约的时候,作为同甘共苦生扛了垃圾哈斯一年的亲密战友,束龙真的很难不笑出声来。
尽管都是马字辈,而且都有着令人诟病的驾驶方式,但马格努森和马泽平终究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马格努森是真有速度,而且他过激的防守动作是有实际技术基础作为支撑的,在束龙眼里属于可以预料的那一档。
不像马泽平那真的是纯菜控不住车,再加上性格冲动暴躁易怒所以才在赛道上横冲直撞,你根本就捉摸不透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不敢在风口浪尖上跑到社交媒体上庆祝,不过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束龙还是给牢马发了条恭喜消息——
“欢迎回来老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