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李义府,好好干(第一更)
    一句“侵占”,整个御乘之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李勣,于志宁,高季辅,李乾祐,张大象,还有许敬宗等人,全部惊愕的抬头。
    只有李义府和裴炎,在如今的记录着。
    李承乾看向李勣,神色温和的说道:“将士的军功奖赏,是一点不能少的,传话告诉军中,这是朕的话。”
    “是!”李勣面色沉重的拱手。
    李承乾笑笑,说道:“这件事,爱卿亲自负责,一定要落实到位。”
    李勣嘴唇微微颤抖,但还是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点点头道:“大军厮杀归来,朕总不能让将士们既流血又流泪,不管任何人,伤及军中将士的利益,都要严办……朕相信,军中将士会和朕一个态度的。”
    “是!”李勣沉沉点头。
    刚刚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将士,一旦有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介意一刀劈下去的。
    尤其是有皇帝站在他们背后的时候。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能成,只是……
    “好了,便如此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众人略微迟疑,但还是拱手道:“臣等告退!”
    “嗯!”
    ……
    “陛下!”于志宁在离开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御乘之内,他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私下禀奏。”
    李承乾看了于志宁一眼,然后看向御乘内的其他人,轻轻摆手:“都退下吧!”
    许敬宗,李义府,裴炎等人,一起起身,然后退了出来。
    “朕知道于师要说什么,不过在此之前,于师先看看这个!”李承乾平静的将一本奏本递给于志宁,说道:“这是去年褚卿清查弘农时查出来的隐藏土地的数目,一共是二十万亩,而这还仅仅是杨恭仁一脉。”
    整个弘农杨氏,杨恭仁一脉虽然是族长,但所占不过是整个弘农杨氏一族不到三成的财富。
    以此大约能够看出弘农杨氏隐藏土地数目之广。
    “弘农杨氏都是如此了,更别说是天下世家。”李承乾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前方,轻声道:“你说他们隐藏了多少土地,每年又少缴了多少赋税,朝廷又损失了多少呢?”
    于志宁沉默了下来,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真的将目光钉在了隐田上。
    隐田之事事关天下赋税,尤其是在朝中大战,粮饷如同流水一样不停的从府库拉出去的时候,一切更加敏感。
    于志宁虽然不像李勣一样身处军前,掌控十万大军,每日战战兢兢,但他是门下侍中,一样清楚要害。
    所以一样每日盯着府库,唯恐哪一日突然就粮草不济,从而导致军中大哗,一场大败。
    他都如此了,更别说对财税最是敏感的皇帝。
    深吸一口气,于志宁拱手,认真说道:“陛下所言无差,隐田之事的确对天下损伤严重,但老臣有句话也不得不说,还请陛下准许。”
    看着神色恳切的于志宁,李承乾点点头。
    于志宁稍微松了口气,诚恳的说道:“陛下,隐田之事深重,然后追溯过往,隐田并非如今才有,从两汉到前隋屡禁不绝。
    甚至就连先帝时也是如此,但先帝也没有大动干戈,便是因为隐田之事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导致世家反抗,最后天下崩溃……当年杨广不就是因为这个,搜括天下人口,最终导致关中离心离德吗?”
    杨广三征高句丽,三次失败,导致天下大乱。
    然而真正动摇他根基的,还是在此之前的天下户地统计,最终导致关中的离心离德。
    甚至于杨广最后的死,深究背后,也还是关陇门阀动的手。
    于家也是陇西老牌门阀,自然清楚。
    李承乾如今虽然稳坐皇位,但如果关陇门阀给他捣乱,李承乾也要为之头疼。
    李承乾点点头,叹声说道:“于师的担忧朕心中明白,不然朕又何必等到现在才开始着手呢?”
    李勣回朝带回了五万在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将士,这些人就是李承乾手上最大的底气。
    他很巧妙的将隐田之事和将士的军功联系起来。
    一旦出现,直接到矛盾冲突是那些将士和地方世家。
    五万把刀,谁人不忌惮。
    必然会有人做出退让。
    只有到地方压制不住的时候,才会弄到朝中,才会弄到李承乾手上。
    中间终究隔了一层。
    “而且,父皇当时不是没有查过隐田,只是父皇那个时候,天下世家隐田的数目并不多,所以父皇也没怎么在意。”李承乾摇摇头,道:“但近些年,天下世家隐匿土地的数目越来越大,如果再不整治,将来土地兼并疯狂,赋税将彻底无着。到时候,大军无养,官吏贪腐,四野战起,大唐将亡。”
    “大唐将亡”,这四、个字振聋发聩。
    便是于志宁都没想到,皇帝竟然能说出这么四个字。
    “陛下!”于志宁嘴唇不由得微微发白,想要说什么,最终一个字也没有能够出来。。
    他是皇帝的太子詹事,多年的太子师,又做了多年的侍中,皇帝在暗中做的一切事情,是瞒不过他的。
    就比如奏本上的杨家之事。
    那件案子有很多地方是说不通的,但是因为杨家的确联系了荆王和高阳公主企图谋反,所以这里面的细节没有人敢追究。
    现在看来,皇帝是早就察觉到了隐田之事,而他自己加速了杨家的案子,目的就是要探底。
    现在大军归来,皇帝手上有了底气,便开始动手了。
    皇帝手上有五万大军,这件事情必然能做的成,
    只是这里面的道理于志宁明白,但清查隐田之事事关重大,任何牵扯到其中的人,一不小心也很有可能会粉身碎骨。
    ……
    看着久久不说话的于志宁一眼,李承乾突然笑笑,摆手道:“朕说的有些夸张了,如今大唐刚刚从贞观盛世走过来,便是有隐田之事,放眼整个天下,也不会太严重,只是这终究是深切的隐患,若不处理,日后天下会越发的艰难。”
    “陛下说的是!”于志宁认真的点头,然后拱手道:“臣其实并不反对陛下清查隐田,只是此事需要小心筹措,直接将英国公这么上手,太过鲁莽。”
    李承乾笑笑,颔首道:“有些事情朕还是明白的,隐田之事,或者更准确的讲,这是朝中和地方世家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世家以权力享受特殊的待遇,甚至隐匿田产也在特权之内。”
    “陛下!”于志宁听出了李承乾言语当中深切的味道,赶紧拱手。
    世家能够隐匿田亩,根本靠的,还是权力。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地方官吏如果真的狠起来,就不是一个世家能够约束的了的。
    任谁也抗不过一把屠刀。
    只是屠刀一起,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朕没有打算彻底清查整个天下的隐田之事。”李承乾平静的摆摆手,说道:“不然于师真的以为,凭借那本奏本,朕就真的就能做什么大的文章吗?”
    “还请陛下指点?”于志宁有些惊讶的抬头。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朕还是那句话,凡事要有度,权贵稍微享受一点特权,朕可以接受,但超过不该有的限度,就别怪朕下手了。”
    “是!”于志宁面色凝重的拱手。
    “尤其,还有一些人家,明明没有多少权力,没有多少功勋,但却贪了太多不该他们贪的土地,甚至比一个真正的世家贪多还要多,而且他们的手段而已太粗糙,稍微一查,就是一屁股事。”李承乾拳头一重,满脸痛恨的说道:“这两种事,这两种人,是朕最不能容忍的,也是这一次要查的重点。”
    于志宁有些明白了过来。
    皇帝是要查隐田,但却是要查那些太贪,有没有足够能力背景支持自己这么贪的人和家族。
    这么做的话,其实反而要容易许多。
    “朕的意思,就是让英国公将这两种人清查出来,动点死手,然后警告他人,让其他世家主动的交出一些田地来,这样朕的面子上能够过得去,他们也不用有太多损失。”
    李承乾抬起头,脸色一冷,说道:“但若是他们连这点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对朕对朝中都没有丝毫敬畏,那么这样的人,便该死。”
    “臣明白。”于志宁突然平静下来,拱手道:“若是有人不遵陛下,臣亲自弹劾。”
    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拿起一旁的奏本道:“此事,朕这里不会有任何的额外提醒,但于师是可以想办法私底下传些消息过去,但若是在爱卿传讯之后,依旧有不加改过……”
    “便是他们自己该死了。”于志宁认真拱手。
    “嗯!”
    ……
    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清查隐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勣的迟疑,于志宁的担忧,都是李承乾需要面对的阻碍。
    不过数万大军在手,李承乾动手又自我约束,这才让李勣和于志宁赞同过来。
    借用军功清查隐田,只能用军功的名义去查,甚至都不能将隐田这两个字摆在明面上,不然不用等李承乾动手,立刻就是天下反对的局面。
    而且,不能对关中动手。
    于志宁实际上也是听明白了这一点,才松口的。
    实际上李承乾也没有对关中动手的打算,大唐以关中治天下,关中乱了,李承乾手上就是有兵,根基毁了,他也完了。
    不仅是关中,李承乾同样没有对并州动手的打算。
    并州地狭,当地世家便是鲸吞田地,又能鲸吞多少呢。
    这样,韦裴薛柳杨杜,长孙氏,裴氏,李氏,王氏许多大族都被排除在外。
    这样他针对的目标,就是那些地方豪族,最和百姓接触的底层世家。
    毕竟真正的顶级世家,都是要脸的。
    虽然他们一样鲸吞田地,但他们很多时候,都通过投献,借贷,学资等等方式,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将田地送到他们手上。
    真正不择手段的,让百姓感觉活不下去的,就是那些和百姓接触很多底层世家。
    他们甚至都算不上世家,手段的蛮横血腥,不知道让多少人家破人亡。
    但很多时候,他们反而会将手里血腥得来的土地,通过某些隐晦的手段,送到那些真正的顶层世家手里。
    这些才是那些真正的顶层世家最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阴暗面。
    从上到下。
    下面的人,不过是底层打手而已。
    静谧的御乘内,李承乾目光抬起,轻轻冷笑。
    他现在做的,就是盯着这些打手去的。
    只要不碰触这些顶级世家的直接利益,在皇帝和五万大军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将底层的打手丢出去的。
    毕竟世家的习惯,从来都是不争一时,而争一世。
    他们动手最疯狂的时候,无过于先帝崩逝,新皇登基这个天下混乱的关口。
    剩下的就是巩固了。
    于志宁就是听明白了李承乾的话意,才松口的。
    因为这样,即便是有什么矛盾,也能压制的住。
    这种情况,都不愿意对皇帝让步的人,只能让他们去死了。
    ……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喊道:“李义府!”
    “臣在!”一脸凝重的李义府从御乘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
    “英国公要负责将士军功赏赐落实之事,你这个给事中,加上裴爽这个中书舍人,一起代表中书门下参与进去吧。”李承乾轻轻抬头。
    李义府目光一挑,随即他用力的拱手道:“臣遵旨。”
    李承乾看着李义府,满意的笑了,随即开口道:“你们的目的,除了协助英国公以外,尽可能的弄清楚,所涉及州县,真正的隐田之数!”
    “臣明白。”李义府深吸一口气,神色越发的兴奋了起来。
    李承乾摆摆手,李义府这才拱手行礼,退出了御乘。
    李勣和于志宁,在这些事情上,都会有所保留。
    毕竟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在逐渐的一步步成为顶级的世家,所以在李承乾如今定下的框架内,他们会一板一眼的去做。
    更深的,他们就不会了。
    这样,李承乾能够依赖的,便只有李义府这种人。
    只有他们才愿意不顾一切的从顶层世家身上啃一大块肉下来。
    接下来,就看谁家更倒霉了。
    (本章完)